Home 疾病介紹 腸病毒來襲要注意什麼?
Home 疾病介紹 腸病毒來襲要注意什麼?

腸病毒來襲要注意什麼?



 

腸病毒感染是一種常見於兒童的傳染性疾病,特別是在春夏季節更容易發生。為了保障兒童健康,家長與照顧者需要瞭解腸病毒的傳播途徑、症狀與預防措施。


👉腸病毒的傳播途徑

腸病毒主要透過以下方式傳播:
1. 糞口傳染:透過接觸受感染者的糞便或污染的手,將病毒帶入口中。
2. 飛沫傳染:接觸到受感染者的咳嗽或打噴嚏所產生的飛沫。
3. 接觸傳染:碰觸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,例如玩具或桌椅。
腸病毒的傳染力強,特別是在幼兒園、托育機構等密集人群中,更容易造成快速擴散。


 

👉腸病毒的常見症狀

腸病毒感染的症狀依感染的病毒種類而異,常見包括:
- 手足口病:手掌、腳掌和口腔內部出現水泡或潰瘍。
- 皰疹性咽峽炎:咽喉紅腫且出現疼痛性的小水泡。
- 發燒、嘔吐、食慾不振。
嚴重者可能引發重症,如腦膜炎、心肌炎或肺水腫。當出現持續高燒、嗜睡、手腳無力、肢體抖動或呼吸急促等症狀時,應立即就醫。


👉腸病毒的預防措施

1. 勤洗手:使用肥皂和清水,特別是在如廁後、換尿布後以及進食前。
2. 注意環境清潔:定期消毒玩具、桌椅及門把等兒童經常接觸的物品。
3. 避免接觸患者:發現孩童感染腸病毒時,應避免其與其他兒童接觸。
4. 良好的衛生習慣:教導孩童咳嗽或打噴嚏時用手肘遮擋,並避免用手碰觸口、鼻或眼。


👉家長應注意事項

- 發現孩童出現疑似症狀時,應立即就醫並通知學校或托育機構。
- 感染期間避免帶孩童前往公共場所,避免疫情擴散。
- 配合醫師指示,給予足夠的休息與水分補充,並觀察病情變化。


👉結語

腸病毒的防治需要社會共同努力,從個人衛生做起,降低病毒的傳播風險。家長、照顧者和教育機構皆需保持警覺,提供健康、安全的環境,確保孩子快樂成長。



You May Also Like